2016年11月17日

冤冤相報何時了 (一葉舟)


無始劫以來眾生都在六道輪迴流轉不停,受着各道諸苦,無有出期,因果報應絲毫不爽。一粒種子種下,因缘成熟,發芽,長大成一棵大樹,開很多花结很多果,無數的種子又長出很多的樹。一個因就結很多的果,這些果又是下個事物的因,沒完没了,循環不息。
 
生生世世帶着因果而來,無冤不成夫妻,無仇不成父子,無不是來報恩報仇,討債還債。欠錢還錢,欠債還債,欠情還情!
2016年11月16日

何解學佛多年不得受用?(七) (亞喜)


往昔所作諸惡業,
皆由無始貪嗔癡,
從身語意之所生,
一切我今皆懺悔,
罪從心起將心懺,
心若滅時罪亦亡,
心滅罪亡兩俱空,
實則名為真懺悔。

很多佛弟子在每天的功課或是在法會,都有誦念過以上的懺悔文。經文很清楚和直接,解釋了凡夫要懺悔的因由,和懺悔的真正方法。

曾經聽過以下的個案……
2016年11月15日

飲杯!飲杯! (天空)


最近受邀,出席中環飲食節作客,一個是推廣各國美酒佳釀的食品節。

大家別誤會,我並非愛酒之人!天生酒量極淺,又容易醉倒,就連一杯「蘋果仙地」,也輕易令我昏昏欲睡!

話雖如此,工作上,我還需出席要喝酒的場合,身邊好友常笑我,只懂拿杯子,卻不沾一點兒!

今天又拿起杯子,令我回想多年前,因工作常要往返內地,應酬的片段。那是一段既寫實,又感人生顛沛流離的回憶!
2016年11月14日

參加《觀音菩薩大悲加持法會》得受用 (風之谷)


於2016年10月2日在香港,筆者有幸能參加《觀音菩薩大悲加持法會》。該法會由《隆慧拉堅尊者二世》大法師主持。

法會開始不久,當念誦觀音菩薩佛號時,我就覺得全身不太舒服了。及後持誦六字大明咒時,我上半身不自主地在不停地搖晃,雙眼也不受控地掉下眼淚。
2016年11月13日

善 / 惡 ( 十六 ) (寶寶)


前言 :  官銀遇刧,兵賊祝捷,小弟判斬.....

總兵與知州皆自鳴得意,恐勞師動眾,同帶數名衙驛,往賊山慶功。途中,有賊引領,於後山小路入寨,衆賊首見二人即大笑若狂,引往藏寶庫,睹金銀珠寶,不計其數,堆積如山, 眾人皆悅,盡在不言中。
2016年11月12日

何解學佛多年不得受用?(六) (亞喜)

 
很多佛弟子都聽過……

學佛第一年,佛在心中,
學佛第二年,佛在身邊,
學佛第三年,佛在天邊。

聽起來有點誇張。事實上,反映了很多佛弟子學佛的態度。因為在學佛途中,並沒有堅持「學佛如初」的積極心態。學佛修行是行人的終生事業。無論在順境或逆境,既要真心真意,還需要「堅持」去行持到底,直至成就解脫。很多行人因缺乏了這份積極和堅持,所以學佛多年,都不得受用,而最後走上可悲退悔之路。
2016年11月11日

現在的人為什麼變得那麼無情? (宏修)


我放工的時間已是晚上十點多,有一天經過公司附近有過百人站立,初時我以為是有什麼事發生,沒理會,但連續幾天都是這樣,剛巧是在一間酒樓門前。終於有一晚我跟同事去吃飯,終能知道原來是在捕捉精靈,現時最流行的手機遊戲。大部份人好像瘋了一樣,有些人一手還拿著兩部手機,奇怪的是大部份人都不是年青人。俗語一句,玩物喪智。

最早無線電話是給大家一個方便,但現在變了另一個用途,給大家娛樂,亦變了另一個無情的社會。以前左鄰右舍大家都有照應,現在可能連姓什麼都不知道。約會朋友,或者是親友出來聚餐,大部份人都只在玩手機或跟不在場的人What's App,但在面前的人就視如陌路。
2016年11月10日

身教 (風之谷)

回想多年前,約了一位好朋友吃晚飯兼敘舊。當我們到達飯店時,見到現場很滿座,服務員説因為今天是假期,所以特別多客人光顧,並問我們如果不介意與別的客人同枱,很快便會有位子。我們欣然回答説不介意。

與我們同檯的是三父子,兩兄弟約十歲及七歲。父親叫了幾個他們最喜歡的小菜。這兩位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,一邊吃一邊説這些餸菜非常好味,不像媽媽煮的那麼難吃。這時候他們的父親放下筷子,很嚴肅地對兩個兒子説 : 「你們不可以批評你們的媽媽,知道嗎?媽媽為了家庭經濟,假日也要工作。有那一位媽媽不想在假日陪伴孩子外出娛樂呢?媽媽放工回家已經很疲倦,還要煮飯及照顧你們,又擔心你們的功課,待你們晚上睡着了,她還要檢查你們的作業有沒有做錯。雖然媽媽煮的菜不及外面好吃,但她是用愛心去煮每一餐飯給你們的。不管好不好吃,你們要用感恩的心多謝媽媽。」我眼見兩位小朋友默不作聲,只點點頭。當時我與朋友聽了這父親的一番説話,十分敬佩他能夠即時教導孩子要學會感恩,便一起豎起大拇指給他一個LIKE!他微笑答謝。
2016年11月9日

何解學佛多年不得受用?(五) (亞喜)

學佛是正信的,不是迷信。如來正法能說出宇宙和一切事物的真諦。無論是甚麽問題,正見的佛理法義都能解釋得很清楚和詳細,一點都絕不含糊。學佛並不是迷信。迷信即是不明因果,只是跟隨大眾去做,為達到自身的利益而已。學佛的行人們,如果在修行上遇到任何疑問,都應該經正確途徑去學正見的佛理法義,將疑問弄得一清二楚才對,避免在修行和知見上有所偏差。因自己不察覺錯在那裏,而導致有嚴重的後果!輕則學佛不得受用,重則今生不得成就。

亞喜在學佛初期,以為學佛是很簡單的事。因對佛學、佛法和佛教都不認識,所以求知慾很強。就是因為好奇、無明和衝動,而用錯了方法去尋找佛學知見。這事當初以為是小事,後來才發覺它會影響我學佛上有偏差,而險些走上邪路。

這錯誤的途徑就是:閱讀坊間的佛書。
2016年11月8日

削髮遁入空門便一了百了? (小蒜)

前幾天跟朋友一起到護老院替長者剪髮,言談間談到有些長者或會選擇把頭髮剃光,索性不用為頭髮煩惱。當時心裡想,這樣還真有出家僧侶削髮去掉頭上三千煩惱絲的意味啊!

小時候看武俠小說,常常有一個頗為熟悉的情節——主角為情所傷,或遭逢巨變,因而心灰意冷,毅然削髮出家為僧為尼,從此遁入佛門不問世事專心學佛。就這樣從小耳濡目染,受小說家之言所引導,誤以為學佛修行最好還是先削髮出家才能專心致志,否則多受世俗事務親友關係困擾未能一心一意地受用和進步。

回家路上又把削髮出家這件事思考了一遍,發覺原來並非如一直所想。
2016年11月7日

人死後,到底會到何處? (小妹)


我的姑母已死了多年,她是一個很愛熱鬧的人,時常招呼朋友到家裏來玩,表弟亦遺傳了姑母愛熱鬧的性格。姑母死後,他也時常邀請同學,朋友回家吃飯聊天,有時聊得太晚,朋友還會在家裏睡。姑母最喜歡坐在梳化上看電視,或站在露台觀看自己種的花。

奇異的邂逅
‹ 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 ›
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