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9月30日

潘多拉的盒子 (意不在心)

潘多拉的盒子


盒子原本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密封的壼,盛載食物的器皿,是火神宙斯給潘多拉並吩咐千萬不可以打開的壺。但好奇心作祟,驅使潘多拉偷偷地把盒子打開了,並釋放了內裏所有的邪惡:貪婪、虛偽、誹謗、嫉妒和痛苦等等,但潘多拉在慌忙趕緊蓋上蓋子時,盒子內却剩下「希望」沒有飛出。因此,邪惡使人類不斷地受苦難,在生活中遭遇到種種挫折,只有「希望」不會消失。現今社會物競天擇,國與國的鬥爭,為了將國家的版圖擴大,犧牲國民幸福,就例如:中東國家敍利亞戰火不停,旦旦而伐,戰火連天,莫說安穩的生活,連最基本的生活條件也欠缺,做成大量難民流離失所,要冒死偷渡到其他國家。最近經聯合國調解,雙方協議停火數天,令整日躲藏黑暗中的小孩可以走出戶外玩耍。看著他們歡天喜地遊戲,你追我逐,不亦樂乎。面上充滿着渴望得到多幾天的和平,讓他們可以與其他小孩共聚。任何人看了都非常心酸和難受,他們過了幾天後又會面對死亡的威脅。
2016年9月29日

泡沫人生 (天空)

泡沫人生


今天在尖沙咀海運碼頭對開休憩處,上演了一場街頭表演。來自阿根廷的他為自己的旅費籌錢用上心思,表演了一場賞心悅目的幻彩泡沫氣球,把行人們弄得心花怒放!

因是下班傍晚時份行人煕來攘往。一大群行人看見泡沫氣球時,也停下急速的腳步,站在旁圍繞著觀看,臉上全都帶著開懷的表情看表演!我也停下腳步一邊看一邊笑,好像已經回到兒時玩耍的感覺! 天真爛漫的笑容都呈現於各人的臉上,開開心心地向著那幻彩泡沫氣球追去。
2016年9月28日

有人向你跑過來的時候⋯⋯DO? DC? (小蔥)

(本文提及的問卷調查對象是筆者就讀的小學五年班級)

有人向你跑過來的時候⋯⋯DO? DC?


你會怎樣選擇?

我把這個問題在學校做了一個調查,從一百個學生中拿到的結果是:
2016年9月27日

苦口婆心的叮嚀,我們究竟接收到幾多呢? (宏修)

苦口婆心的叮嚀,我們究竟接收到幾多呢?


記得我第一年到福慧行,還在觀塘的時候,那年香格瓊哇尊者上師主持皈依儀式我皈依了三寶,龍舟尊者也在,記得有一晚法會後龍舟尊者對我們香港的同修說了一番話,他說:「 這一次原定過來給你們傳一個法,但是發現你們沒有進步過,精進過,常説好忙,好忙,忙到不精進,我法器也帶來了,但傳不了。」我那時只是初皈依,但感覺到尊者的生氣和失望,生氣是因為我們沒精進。那時,我在想,我們每天都要工作,真的好忙的啊,怎樣才算精進呢,不明白。後來多聞 H.H. 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,明白多了一點,我們必須要有四無量心,要修行,要修法。佛事勝我事!
2016年9月26日

為何要皈依學佛?不是行善做功德便會好? (仁風)

為何要皈依學佛?不是行善做功德便會好?


我在未學佛皈依之前,認為宗教都勸人行善,好心最為重要,不一定要找這些宗教作精神寄託吧?只要不做壞事,就不會有報應,跟有没有宗教信仰都没什麼關係吧?當初認為行善就是積陰德,跟佛教做功德一樣,而佛教的入門就是皈依,那皈不皈依都一樣吧!

行善可說是各宗教的共同道德標準,中國儒家思想也強調行善,而佛教往往讓人感覺與其他宗教好像沒有太大的差異,都在鼓勵人們行善。各種宗教都有其入門的規條,而佛教入門是要皈依,更要皈依三寶,若是這樣,又為何還要皈依三寶,成為佛教徒呢?
2016年9月25日

善 / 惡 ( 9 ) (寶寶)

善  /  惡  (  9  )


引言  :  我事勝佛事,令小弟忘卻初衷,會如何發展 ?

小弟忙於成親之際,每當夜深,必然頭痛欲裂,隱約間聽聞,淒厲慘叫之聲,延續半月,致精神不振,惜屢醫無效。某晨,獨往鎮外佛廟,欲祈求神靈庇祐。

至一小河,有小橋,橋中木板已折,強渡之,前行不久,見遠處有一僧人,正抱一女子往山上,本欲趨前看個究竟,惜身虛氣弱,只能目送。
2016年9月24日

踢貓效應 (澄明)

踢貓效應

心理學上「踢貓效應」,是指當自己受壓時,對位階較低的人發泄自己的不滿,令這種負面情緒層層推進,因泄憤而產生連鎖反應。

辦公室內常見這種現象,經理受到老闆或客戶的壓力,會議完結後臉如土灰,下屬上前詢問其他事宜,經理不由分說全部推翻,下屬不滿,對其下屬及同事亦如斯對待,如此情況不斷重演,全公司以至其家人此日都是「倒霉日」。
2016年9月23日

簡單就是智慧 真誠獻上祝福 (小妹)

簡單就是智慧
真誠獻上祝福


今生不枉過

我是一個遲來的修行者,因為我真正學佛的時間較短,以前亦甚少看佛教典籍,所以對於佛理知識只是皮毛。我認為只要不做壞事,每年到廟宇拜拜神祈祈福,就可以心安理得,事事順利。

但人生真的會像我想像般完美,只是求求神,拜拜佛,順境就會永遠跟隨我們嗎 ?
2016年9月22日

父母祖先作惡業,禍及子孫? (亞喜)

父母祖先作惡業,禍及子孫?


多年前某日,亞喜坐地鐵,在車廂內乘客很多和擠逼。偶爾間,聽到有人聊天,內容大概説及……

有一富翁,性格慳貪,刻薄員工,做生意手法又不光明。他只育有一子,但因一次交通意外,他的兒子重傷不治。
2016年9月21日

只拜觀音菩薩,不拜佛 (一葉舟)

只拜觀音菩薩,不拜佛


席中與友人談及宗教,她說她是拜觀音菩薩,於是我便滿心歡喜地告訴她關於 H.H. 第三世多杰羌佛,怎料她卻說:「我只拜觀音菩薩,不拜佛。」平常她很喜歡参加法會、放生、慈善公益等布施活動。她誤信拜觀音菩薩只需布施做功德,不用守戒,這樣便可以家庭美滿,人口平安,穩守家業及財富滾滾來。

我跟她說這是錯誤知見,家中供奉佛菩薩像的意義 ,是時常提醒自己要學佛菩薩的行為,慈悲眾生,愛護眾生,而不是拜偶像。
2016年9月20日

惹是非的關愛座 (澄明)

惹是非的關愛座


這陣子看到台灣有篇報導,提到因讓座問題而鬧出是非,事源有位高中女生於一天坐在捷運的座位上,有另一女士上車時覺得這女生不主動讓座予小孩很不妥,拍照並分享於社交網絡,說難聽的話,矛頭更直指這位女生所就讀的學校,令社會側目。

女生從網上得知無端成為主角,難過亦憤怒,公開澄清當時確實不舒服,需要一個座位坐下休息,戴著耳機亦不是即時知道身邊有這位女士,當然此女士之後亦就她的過火言行道歉,事件至此圓滿結束了嗎?此事引伸的,是一個道德問題,亦是一個有關修行的問題。
2016年9月19日

忍辱, 惡口, 碰着了, 怎麽辦了 (宏修)

忍辱, 惡口, 碰着了, 怎麽辦了


每一天我們都會接觸到不同的人,當有人惡言相向,以前的我,一定會跟他拼個死活,幸好我不會説出一些咒語來回敬,記得有一天被一位客人沒理由的駡了一大頓,摸不著究竟為什麼會被人駡,氣得哭了一場。幸好第二天回到佛堂,剛巧那天得聞 H.H. 第三世多杰羌佛陀師父的法音--內容説忍辱。得知原來忍辱是修行其中之一,可以幫行人解黑業的,瞭解後內心舒𣈱得多了。記得仁波且常説,口説出的話應三思,因為口就像一把刀,可以殺人於無形!試看看所謂狗仔隊,為求自己雜誌的銷路,隨意嘩眾取寵地下妄語,亂寫是非,目的是吸引行人,這樣做已作了很多無名黑業,哀哉!
2016年9月18日

善 / 惡 ( 8 ) (寶寶)

善 / 惡 ( 8 )



小弟乞求衆人之時,衆議紛紜,傾刻,官人再言:「各鄉親,此情此景,小弟難辭其咎,然雖死難償,相迫亦非良策, 不若予以時日,再行追討,豈不快哉 ! 」

某人曰:「對,看小弟亦非無信之人,如何 ?」

另有人曰:「不,若他逃脫,又該如何 ?」

官人再曰:「小弟,您需時日多久 ?」

小弟言:「我雖屠狗之輩,然亦頂天立地, 來生即使為牛為馬 ,亦當償還一切,建房三月足矣,但,各師傅之酬勞,一時三刻,實難矣,那.....」小弟感慨長嘆 !
2016年9月17日

I LEARNT BUDDHISM IN FOOTBALL 我在足球中體會佛法 (Little Spring Onion 小蔥)

(以下是一位9歲小朋友分享學佛修行的體驗,附中文翻譯)


I LEARNT BUDDHISM IN FOOTBALL

I like football. It is because while I am playing football, I feel buddhism in a match. What can you think of buddhism in relation to football ? Is it about losing? Or is it about winning? What about a draw game in connection to buddhism?

「密勒日巴大師傳」 (桂花)

「密勒日巴大師傳」

傳記令人印象深刻,記載他老人家一生學佛艱苦的過程。

他生長在西藏一條小小的農村,在他七歲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,姑母和伯父就佔有了他們的家產,並要他,母親和姐姐三人做家奴,吃不飽穿不暖,母親就叫他去學法回來報復,他學了兩個咒,在伯父娶媳婦當日放咒把整座樓房倒下,令親友及伯父的兒子和媳婦都被壓死,伯父要追殺他。

於是母親再叫他去學更利害的咒, 把伯父村裏可收成的稻麥田上,放降雹術破壞了稻麥,村裏的人很害怕和憎恨他。

後來他覺得自己罪業深重,整日茶飯不思,就想求正法,輾轉就找到了「馬爾巴大師」上師不斷叫他造房子,每當起到三份一就叫他拆掉 ,因長期都要揹石頭和木材上山,令到背部都穿了幾個洞苦不堪言,都不敢作聲。

他為了要求正法,不怕艱辛,刻苦耐勞。

剛巧有弟子來求傳法,他想也有份兒,怎料上師打了他兩巴嘴,一手抓住他的頭髮拖了出去,尊者很傷心就想自殺,師母就偽做一封信叫他到另一位上師求法,當他學成了咒,上師就說要拿信給「馬爾巴」大師蓋印方可。

當馬爾巴上師看見那封信後就大怒,問信是誰给你的,他戰戰兢兢地説是師母给他,上師要追打他們,尊者當時很傷心就要自殺,消息傳到上師耳裏他就淚如雨下,便着人叫他回來,說:他已把大部份罪業於八次的大苦行和無數次的小苦行已清淨了,現在就给他傳法。

尊者為了專心修行就到了白馬崖的山洞去了。

「 密勒日巴尊者」是修苦行的,他在山洞修練多年,食物沒有了衣服都破爛了,只好用草繩遮掩下身。山洞外長滿野蕁麻,他就用來充飢,由於他長年吃蕁麻,他的頭髮和毛孔都變了綠色。後來他妹妹找到了他,就給食物和討飯換來的毛布給他叫他做衣服,他把布分成了二十多份做成套頭,套十隻手指、十隻腳指及重要部位。

尊者真是滑稽,但氣壞了他的妹妹。

不久,尊者說他不能久住了,叫他們繼承他的宗風,說畢就入大定圓寂了享年八十四歲。 各地的弟子都爭相來取舍利子,都不夠分。弟子都來看尊者的遺囑和金子。尊者竈下找到了一塊綿布包一塊小布,一塊小糖,一把小刀,柄上刻有用此刀割小塊布或糖分給弟子們是永遠都割不完的,吃了糖就不會去三惡道了。

以上就是至尊「喜笑金剛密勒日巴」從最初的世間法到最後入涅槃,一生成就的無上正覺傳記。(l052一1135年)

尊者的艱苦精神,我們要好好學習,我們現在好幸福,有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住世,能在福慧行恭聞到 H.H. 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,我們要感恩有此福報。

慚愧的人桂花

(個人理解,僅供參考,一切正知正見當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親說法音為準。 阿彌陀佛。)
2016年9月16日

電話來嚇 !! (亞喜)

電話來嚇 !!


轉眼間,盂蘭節己默默無聲地過去了。回想起我小時候,祖母跟我説過很多鬼故事,大都是唬人為主。以因果報應和生死輪迴做故事的核心,來教導世人要棄惡從善。

世間上有沒有鬼或靈體存在的嗎?
2016年9月15日

修佛法能讓你的孩子更聰明 (小蒜)

修佛法能讓你的孩子更聰明


不少家長整天帶著孩子到處補習進修,希望能讓孩子更聰明,成績更好。結果孩子在學校緊密學習後,更要到其他補習班上各種學科,讓他們疲累不已。

作為家長,花費不少金錢、時間去栽培孩子,付出較正常教育多幾倍的資源,目的不外乎是讓孩子增長知識,而最終目標是要孩子脫穎而出,更優秀、更聰明。

究竟這樣做是否真的能讓孩子更聰明?讓我們看看佛經一段小故事,來研究一下甚麼是真正「耳聰目明」。
2016年9月14日

超人變身 (天空)

超人變身


小時候的童年回憶,日本電視節目— 「超人」一到危急關口,按一下變身棒便會變大可以打怪獸,英雄感十足。

少年時,常把「我」放大,像超人變身,誰不知上身的卻是怪獸!

當「我」變得很大很大,連自己都不能駕馭之時,可知這些行為像動物般愚痴沒有理性。接著連發生的問題也用放大鏡般同時放大了! 所有煩惱隨即變了怪獸般搗亂現身!
2016年9月13日

修行與定力 (叮噹)

修行與定力



有一天,我遇到一位許久不見的同修,她問我是否仍在福慧行聞法?

我欣然回應--是 !

也很感恩多年有此因緣。我告訴她,我透過恭聞 H.H. 第三世多杰羌佛 的各盤法音開示,加上得仁波切的講解,了解到不同的佛學道理,更重要的是明白要精進修行修法,以了生脱死為目標。該同修佩服我堅定的毅力。
2016年9月12日

一代女皇武則天供養佛陀的傳奇故事 (初心轉載)


有一天,釋迦牟尼佛帶著弟子托砵外出化齋。

有一位小女孩,遠遠看見釋迦佛帶領弟子們而來,就從地上捧了一堆沙,走到佛陀面前,把沙放到佛陀的飯砵內。世尊客氣的接受了她的砂土。

當時,大弟子舍利弗看不過眼,心想這小女孩豈有此理,怎麼可以用砂土戲弄世尊。忍不住就問道:「世尊,剛才那小女孩,把砂土放在您的飯砵里,怎麼能讓她這麼胡鬧?」釋迦佛微笑:「你們不知,此女千百年後,將會成為女王帝。這時我如不接受她的沙,她將會試圖去破壞佛法。我接受了她的沙子,這樣讓她結下此善因緣,她將來做王時將會弘揚佛法。」
2016年9月11日

善 / 惡 ( 7 ) (寶寶)

善 / 惡 ( 7 )


飽經苦難之孤寡,經小弟悉心護持,暫露曙光。母陳氏由小弟引薦,於別店為廚子,大兒寄住於書齋苦學。兩小女兒勤勞於繡坊,雙幼兒文武雙修,闔家已漸趨平穩 。

小弟憑藉天份,年青好學,略懂修屋做木,樂於助人而為坊衆接受,又喜義助貧苦,不收分文,贏無數掌聲,友朋漸多;但卻未悟,是為發心助人,還是求獲掌聲,令學佛之途忘卻,停步不前。
2016年9月10日

佛弟子的基本修行 ‧ 四無量心 ‧ 慈悲喜捨 (阿蒙)

佛弟子的基本修行 ‧ 四無量心 ‧ 慈悲喜捨



今日阿蒙想談談。《入法門論》其中一篇文章--四梵住。慈悲喜捨就是四無量心,即四梵住也。

上次阿蒙提及修四無量心,就是做人的基本要求。今日首先談談 “修慈”。阿蒙未説感想前,先講一个故事……
2016年9月9日

可以改好臭脾氣嗎? (亞喜)

可以改好臭脾氣嗎?


「佛説無為最,忍辱最為高」……這是很多佛弟子都知道的基本道理。主要是對治瞋恨心,斷我執,增長對眾生的大悲菩提心。但是對初學佛,天生脾氣大,愛面子或我執重的弟子來說.....是説得容易,行持很難。

最近亞喜和一位多年沒有見面的舊同事聚餐。在交談中,他很驚訝因感受到我的性恪變了很多……變得隨和,有耐心和不執著。我便和他分享了我學佛的體會。古人説:江山易改,品性難移。亦有人説:三歲定八十,對嗎?正確,性恪是真的很難改。但是指「難改」,並不是指「不能改」,重點是用甚麽方法去改。
2016年9月8日

超度? (蘋果)

超度?


三年前的我是對佛教毫無認識的,甚至一句阿彌陀佛都不敢講的,因我不認識祂是什麼人。

一件令我很傷痛的事發生了,就是我母親離世了,當時傷心的我很徬徨,不知所措,很擔心母親魂歸何處呢?她會怎樣呢?我當時想起一位在訓練班裏認識的朋友。她是一個佛教徒,我便找她,希望她能幫我找一個好法師來超度我母親,好讓她能夠上天堂,因我認為母親是個好人。
2016年9月7日

「聞法受用」的記錄 (知足)

「聞法受用」的記錄


回顧到聞法巳有一段時間了,我留意到身邊的人都因直接或間接地接觸到佛法而作出善意的改變,實在令我感到莫大的欣慰!因此希望在此能與讀者分享點滴。

我丈夫雖然未是佛弟子,但感恩他能接受我的勸告,現在每當見到有昆蟲走入家中,他再沒有生起殺生的念頭,反而會小心地護送昆蟲到安全的地方放走牠們。他更自動地在廚房易有蟑螂出沒的地方放置香梘,因香梘的氣味能讓蟑螂卻步。自此以後,我再也沒有為因蟑螂走入家中而生起煩惱。同時,我們要緊記必須保持家居清潔,避免製造與昆蟲眾生結惡因的機會。
2016年9月6日

我為什麼皈依? (順其自然)

我為什麼皈依?


我的真實體驗:
        在丈夫離世個後的第六天下午,我坐在家裡唸誦“六字大明咒”,突然放在離我十呎之外的收音收響了兩聲,又沒聲音了,我望著收音機,很是奇怪,然後不到一分鐘,就看著收音機的開關被按了下去,“Di Da”一聲,收音機被啟動了,傳來了女播音員的聲音,我馬上意會到是丈夫回來了,心情真是悲喜交集 ——

高興的是時刻思念的丈夫真的回來了,太不可思議了。
2016年9月5日

因親人久病而煩惱,可以怎樣? (亞喜)

因親人久病而煩惱,可以怎樣?



朋友近日心情欠佳,很煩惱。我約了她聚餐,聆聽她煩惱的心事。亞喜心想她工作壓力大或很可能遇上不如意的事情...如上司的壓力或客戶的責怪,自身情緒不免被外間環境影響而轉差。我準備去安慰她,和借機會去説出因果和無常真理,放下我執。從而引導她從另一角度去想....(慶幸有此機會去反省和改進自己),將煩惱轉菩堤。

世事無常,原來事實並非如此。她沒有工作或自身問題。實情是她的哥哥生病,在家養病很多個月都未康復,因擔心哥哥健康,和不懂怎樣去幫助而生煩惱。亞喜便善巧地引用了學佛修行的體會,分享了我對這件事的處理方法......
2016年9月4日

H.H. 第三世多杰羌佛 文化藝術館2週年紀念暨青年藝術比賽頒獎典禮 (一葉舟)

H.H. 第三世多杰羌佛 文化藝術館2週年紀念暨青年藝術比賽頒獎典禮



2016年6月15日是 H.H. 2週年紀念,香港一行一百二十多人,及來自世界各地一千多位嘉賓参與這次盛會。

文化藝術館展出 H.H. 的作品如微印派畫作,國畫,書法,石中霧,韻雕等等頂級作品。




而名畫家魚廳特別展出當代精於畫魚的國際名畫家大師的作品,H.H. 的【龍鯉鬧蓮池】,鯉魚好像在蓋着一層霧紗的蓮池中游動,活靈活現。同場展出還有高劍父,郭汝愚,吳青霞,汪更新,陳永鏘等大師的作品。
2016年9月3日

放生可積功德嗎? (亞喜)

放生可積功德嗎?

願以放生功德迴向於一切有情眾生,願一切業障消除平安吉祥!

一説放生,使人聯想到是佛教的一項重要活動。所以任何學佛或拜佛,皈依或未皈依的佛教徒或佛弟子,大都參加過放生活動。亞喜在學佛期間,都參加過不同形色的放生....有顯宗,有密宗;有放海產,亦有放昆虫或飛鳥。但通常都是放生魚類和海產,因安排較方便和合法。

一般人的錯誤理解

亞喜在學佛初時,都有參加不同法會和放生活動。因而接觸不同佛堂的佛友。他們對放生活動,都是熱切地投入的,但各有不同的見解。很多人尤其是初學者對放生有錯誤理解……認為放生有很大功德,對自身健康很有好處,而且可除病痛。如果病患者多放生,會很快康復。

亦有不明因果的迷信邪見,如果當天放生是魚類,當天便不能吃魚,改天才可吃魚,否則便會漏功德。非佛教徒對放生都有不同的異議 ……放生會破壞自然食物鏈,放生有如放死,因很多人在放生地方等著釣魚!
2016年9月1日

不被接受的禮物 (小倍)

不被接受的禮物



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,外出傳揚佛法時,常常被別人侮辱謾駡。

有一次,佛陀走過一條村莊,遇到一名憤怒又野蠻的青年當面斥責佛陀説:「你沒有資格教導別人,你跟其他人一樣的愚蠢,你只不過是個冒充的假貨!」

佛陀沒有為此生氣,直至對方駡完,祂才心平氣和地問他:「你送禮物給他人,如果對方不接受,那禮物該屬於誰人呢?」
‹ 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 ›
首頁